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wei) 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wei) 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人民日報》(2015年10月06日 01版)
本報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 (記者劉仲華、商璐)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lan) 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表彰他們(men) 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麵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獲獎理由是“有關(guan) 瘧疾新療法的發現”。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wei) 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wei) 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wan) 瑞典克朗(約合92萬(wan) 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liang) 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極為(wei) 艱苦的科研條件下,屠呦呦團隊與(yu) 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cong) 《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yi) 人因這種“中國神藥”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為(wei) 基礎的複方藥物已經成為(wei) 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guan) 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讓·安德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得益於(yu) 3位科學家的貢獻,千百萬(wan) 人得到了對症治療的藥物,這一事件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他說:“屠呦呦是第一個(ge) 證實青蒿素可以在動物體(ti) 和人體(ti) 內(nei) 有效抵抗瘧疾的科學家。她的研發對人類的生命健康貢獻突出,為(wei) 科研人員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屠呦呦既有中醫學知識,也了解藥理學和化學,她將東(dong) 西方醫學相結合,達到了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屠呦呦的發明是這種結合的完美體(ti) 現。”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hui) 說,由寄生蟲引發的疾病困擾了人類幾千年,構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問題。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應用在治療中,使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坎貝爾和大村智發明了阿維菌素,從(cong) 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絲(si) 蟲病的發病率。今年的獲獎者們(men) 均研究出了治療“一些最具傷(shang) 害性的寄生蟲病的革命性療法”,這兩(liang) 項獲獎成果為(wei) 每年數百萬(wan) 感染相關(guan) 疾病的人們(men) 提供了“強有力的治療新方式”,在改善人類健康和減少患者病痛方麵的成果無法估量。
從(cong) 中醫藥裏挖掘寶藏,用一株小草改變世界
屠呦呦 打開一扇嶄新的窗戶
《人民日報》(2015年10月06日 04版)
“青蒿素是傳(chuan) 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10月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時間,各大新聞網站、朋友圈被這位85歲的老太太刷屏了。外界熱鬧,她卻出人意料地平靜,“青蒿素的發現,是中藥集體(ti) 發掘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ye) 、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ge) 榮譽。”
“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國!”
5日上午10時,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諾貝爾大廳內(nei) ,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記者。11時30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hui) 常務秘書(shu) 烏(wu) 爾班·林達爾和3位評委進入諾貝爾大廳。林達爾先後用瑞典語、英語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一半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愛爾蘭(lan) 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屠呦呦的獲獎理由是“有關(guan) 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在林達爾宣布的同時,大屏幕上出現的照片和簡介,讓世界認識了這位來自中國的科學家——照片中,屠呦呦戴著眼鏡,嘴角微微帶笑,簡介中寫(xie) 著“生於(yu) 1930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國”。
接著,評委們(men) 介紹了獲獎科學家的貢獻: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一種可以顯著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藥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常用治療瘧疾的藥物——通氯喹或奎寧已經失效,但瘧疾患者卻在持續增加。那時,中國的屠呦呦將目光轉向了傳(chuan) 統中草藥學,並發現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療效。屠呦呦翻閱古典,找到提取的辦法,並將該物質命名為(wei) 青蒿素。青蒿素代表了一種新型的抗瘧載體(ti) ,能夠在瘧疾寄生蟲發展的早期就迅速殺死它們(men) ,因此在治療嚴(yan) 重瘧疾方麵產(chan) 生了前所未有的療效。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讓·安德森在接受本報專(zhuan) 訪時表達了祝賀,“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國!這是諾貝爾醫學獎曆史上首次獎勵寄生蟲疾病的治療領域。因為(wei) 這3位科學家的貢獻,千百萬(wan) 人得到了對症治療的藥物,這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yi) 。”
屠呦呦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位中國得主,也是該獎項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因瘧疾死亡的人每年可以達到兩(liang) 億(yi) 人,她以驚人的毅力發現青蒿素,是第一個(ge) 證實青蒿素可以在動物體(ti) 和人體(ti) 內(nei) 有效抵抗瘧疾的科學家。青蒿素可以將受瘧疾感染的死亡率下降20%,她的研發對人類的生命健康貢獻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為(wei) 科研人員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安德森說:“中醫關(guan) 於(yu) 中草藥有著豐(feng) 富的知識,而西方科學家可以從(cong) 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對中草藥進行分析提煉。屠呦呦既有中醫學知識,也了解藥理學和化學,她完美地把這些結合在一起。因此東(dong) 西方醫學研究攜手合作,會(hui) 得到豐(feng) 碩成果。”
青蒿素是中醫藥造福人類的體(ti) 現
1971年10月4日,一雙雙眼睛緊張地盯著191號青蒿提取物樣品抗瘧實驗的最後成果。隨著檢測結果的揭曉,實驗室沸騰了:該樣品對瘧原蟲的抑製率達到了100%!44年後的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收獲了諾獎。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鬱鬱蔥蔥地長在山野裏,外表樸實無華,卻內(nei) 蘊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變了世界。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稱,“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親(qin) 起的,當時,並沒人預料到詩句中的那株野草會(hui) 改變這個(ge) 女孩的一生。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寧波。她是家裏5個(ge) 孩子中惟一的女孩。作為(wei) 一名生藥專(zhuan) 業(ye) 學生,屠呦呦考入北大醫學院時就和植物等天然藥物的研發應用結下不解之緣。1955年進入中醫研究院(現為(wei) 中國中醫科學院),除參加過為(wei) 期兩(liang) 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xi) 中醫班”,她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東(dong) 直門附近的那座小樓。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醫研究院接到了一個(ge) “中草藥抗瘧”的研發任務,那是一個(ge) 不小的軍(jun) 事計劃的一部分,代號523。39歲的屠呦呦臨(lin) 危受命,開始征服瘧疾的艱難曆程。
從(cong) 1969年1月開始,曆經380多次實驗、190多個(ge) 樣品、2000多張卡片,屠呦呦和課題組以鼠瘧原蟲為(wei) 模型,發現青蒿提取物對鼠瘧原蟲的抑製率可達68%。但是,後續的實驗結果顯示,青蒿提取物對鼠瘧原蟲的抑製率隻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製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濃度過低。
為(wei) 什麽(me) 在實驗室裏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製瘧疾呢?是提取方法有問題,還是做實驗的老鼠有問題?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獻搬了出來,細細翻查。有一天,東(dong)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的幾句話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為(wei) 什麽(me) 這和中藥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來裏麵用的是青蒿鮮汁!
“溫度!這兩(liang) 者的差別是溫度!很有可能在高溫的情況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壞掉了。如此說來,以前進行實驗的方法都錯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實驗,終於(yu) 發現了青蒿素。從(cong) 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這個(ge) 看似極為(wei) 簡單的提取過程,卻彌足珍貴。那一幕,屠呦呦記憶猶新:“太高興(xing) 了!千千萬(wan) 萬(wan) 人的生命得以挽救,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屬於(yu) 我們(men) 中國的發明成果,而且是從(cong) 中醫藥裏集成發掘的,是中醫藥造福人類的體(ti) 現。我們(men) 倍感自豪。”
屠呦呦並未止步,1992年,針對青蒿素成本高、對瘧疾難以根治等缺點,她又發明出雙氫青蒿素這一抗瘧療效為(wei) 前者10倍的“升級版”。
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譽的拉斯克獎。
這項榮譽屬於(yu) 中國科學家群體(ti)
“科學研究不是為(wei) 了爭(zheng) 名爭(zheng) 利。”她說,那時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資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慮這些,自覺來加班,爭(zheng) 取快速推進工作。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原所長薑廷良研究員說,在做青蒿素動物實驗時,曾發現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等現象。屠呦呦和她的兩(liang) 位同事決(jue) 定親(qin) 自試服,證實了藥物安全,然後才投入臨(lin) 床給病人服用。當時的科研條件簡陋環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時時發出刺鼻的氣味……後來,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沒想到,40多年後,青蒿素研究能被國際認可。“您的獲獎,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我相信,這必將激勵更多的中國科學家不斷攀登世界科學高峰,為(wei) 人類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賀信中說。
“我們(men) 應該學習(xi) 屠呦呦研究員這種埋頭苦幹、潛心鑽研、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終圍繞科學目標腳踏實地勤奮工作。”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說。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賀辭中稱,屠呦呦的獲獎,表明了國際醫學界對中國醫學研究的深切關(guan) 注,表明了中醫藥對維護人類健康的深刻意義(yi) ,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學術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中國醫藥衛生界的驕傲。
“這是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屠呦呦說,“它屬於(yu) 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ge) 人,屬於(yu) 中國科學家群體(ti) 。”屠呦呦強調,中醫中藥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寶庫,經過繼承、創新、發揚,它的精華能更好地被世人認識,能為(wei) 世界醫學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men) 中國人的成果被國際認可,關(guan) 鍵是真正解決(jue) 了問題,挽救了許多生命。用現代科學手段不斷認識中醫藥,這是我們(men) 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
據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全國婦聯5日致信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祝賀她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全國婦聯在賀信中表示,欣聞屠呦呦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的光榮,更是全體(ti) 中國女性的驕傲,全國婦聯代表全國億(yi) 萬(wan) 婦女,向她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