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連日來,代表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對健康中國建設展開討論,為(wei) 推進醫療改革、提高醫保水平、實施全民健身等積極建言獻策。
現狀:擠到大醫院看病
建議:健全分級診療
近年來,我國醫療體(ti) 製改革穩步推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但人民群眾(zhong) 對更好醫療條件的需求與(yu) 我國當前優(you) 質醫療資源緊張的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
“老百姓生了病就往大醫院跑,相對而言,中小醫院清閑很多。”甘肅省衛計委副主任郭玉芬代表認為(wei) ,“看病難”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分級診療機製不健全。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縣鄉(xiang) 醫院主要從(cong) 事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大醫院尤其是三級醫院主要從(cong) 事疑難雜症的診療、醫學研究和醫療人才培訓。
江蘇省衛計委主任王詠紅代表認為(wei) ,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原因,在於(yu) 當前醫療資源特別是優(you) 質資源不足,以及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優(you) 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基層資源缺乏。
有著20多年從(cong) 醫經曆的福建省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委員說,過去的公立醫院財政投入按照床位數進行補貼,每年隻能維持床位兩(liang) 個(ge) 月的運行,其它10個(ge) 月醫院隻能自己想辦法,導致“以藥養(yang) 醫”。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投入,但藥價(jia) 和醫療器械價(jia) 格的上漲占用了相當一塊資金,公立醫院財政資金依然捉襟見肘。
“藥品、醫療器械的使用,都應該是出於(yu) 治病救人的需要,要與(yu) 醫院、醫生的收入無關(guan) 。”郭玉芬認為(wei) ,要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來改變醫藥不分、以藥養(yang) 醫的現狀,使公立醫院醫療行為(wei) 回歸公益性。她建議,藥品由醫保部門實行統一招標采購,並執行量價(jia) 掛鉤,把藥品流通領域的利益鏈徹底切斷,同時,改革醫務人員的薪酬製度,讓醫生收入徹底與(yu) 藥方脫鉤。
現狀:看病成大負擔
建議:大病保險全覆蓋
“在初步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後,未來的重點是如何把醫保的資金池做得更大,逐步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駱沙鳴說。
郭玉芬認為(wei) ,未來幾年是我國醫療保障體(ti) 係建設提質增效的關(guan) 鍵時期,從(cong)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來看,我國將加速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讓看病不再成為(wei) 老百姓生活中的重大負擔。
駱沙鳴對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充滿期待,“大病人群是最需要幫助的群體(ti) ,我從(cong) 醫過程中,親(qin) 眼看到一些大病患者因為(wei) 醫療費用高而舉(ju) 家借債(zhai) 甚至無奈放棄治療。”
王詠紅認為(wei) ,還應注意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種、按人頭付費,推進日間手術等,強化醫保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的引導,控製費用不合理增長。同時提高醫保統籌管理層次,以信息化為(wei) 支撐,方便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跨地區報銷。
現狀:重醫治、輕預防
建議:推進全民健身
代表委員認為(wei) ,健康中國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除了能看病、看好病,更重要的是怎樣少生病、不生病。
“在健康問題上,預防比治療更重要,1元預防投入往往能省下10元治療費用。”駱沙鳴說。
代表委員認為(wei) ,隨著老百姓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發展健康產(chan) 業(ye) 大有可為(wei) 。
“美國健康產(chan) 業(ye) 占國民生產(chan) 總值的17%,我國的健康服務業(ye) 剛剛起步,僅(jin) 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5%左右。” 王詠紅認為(wei) ,健康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將健康技術、產(chan) 品、服務與(yu) 群眾(zhong) 需求更好地對接,對於(yu) 滿足群眾(zhong) 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拉動內(nei) 需、擴大就業(ye)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駱沙鳴則建議,可以在個(ge) 人醫保賬戶中劃出一定比例經費,用於(yu) 參保人員健身等專(zhuan) 項消費支出,提高大家參與(yu) 全民健身的積極性,也推動健康產(chan) 業(ye) 更好發展。(吳秋餘(yu) 曹樹林 姚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