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略 如何深度參與(“十三五”·十三問)-云顶集团登录入口官网
時事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事要聞 -> 正文

三大戰略 如何深度參與(“十三五”·十三問)

發布日期:2016-03-11   點擊量:   作者:   來源:云顶集团登录入口官网
字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0日 09 版)

視覺統籌:張芳曼

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帶來了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民營企業(ye) 完全可以深度參與(yu) 其中,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的聯合重組,實現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摘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3月4日下午參加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hui) 時的講話

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以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為(wei) 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wei) 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wei) 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ti) 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摘自《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三個(ge) 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六問“:一帶一路”如何更暢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代表

建好核心區 打造集散地

本報記者 楊遠帆

“‘一帶一路’建設對於(yu) 促進全球經濟繁榮和拓展我國的戰略發展空間,具有深遠意義(yi)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代表說。

黃衛介紹,新疆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將以“三通道”(能源、交通、通信綜合大通道)為(wei) 主線,以“五大中心”(交通樞紐、商貿物流、金融、文化科教、醫療服務中心)為(wei) 重點,充分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打造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首先要明確開放發展理念。”黃衛表示,“十三五”期間,新疆將圍繞核心區發展謀劃產(chan) 業(ye) 布局,發展資源加工等重點進出口產(chan) 業(ye) ,深化與(yu) 沿線國家的產(chan) 業(ye) 合作,提升產(chan) 業(ye) 融合度。同時,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力度,更好發揮新疆在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商貿物流體(ti) 係中的集散地作用。

甘肅省副省長夏紅民代表

民心相通 絲(si) 路暢通

本報記者 曹樹林 馬 劍

“甘肅是全國最早製定出台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案的省份。”甘肅省副省長夏紅民代表說,近年來,甘肅在中西亞(ya) 、中東(dong) 歐等地設立了百餘(yu) 家境外投資企業(ye) ,累計實際對外直接投資達32.26億(yi) 美元。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夏紅民認為(wei) ,民心相通是構建“一帶一路”利益、命運、責任共同體(ti) 的社會(hui) 根基。“今年9月20日,甘肅將舉(ju) 辦首屆絲(si) 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hui) 。”夏紅民說,這將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以國際文化交流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戰略平台。他建議國家加大支持力度,將敦煌文博會(hui) 辦成世界一流的文化盛會(hui) ,辦出特色和水平,將其打造成為(wei) 絲(si) 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支撐。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黃方方代表

忌重複建設 宜形成合力

本報記者 蘇銀成

“三大戰略是千載難逢的曆史性機遇,必須牢牢抓住。”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黃方方代表說。

“一直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廣西的發展,給予了巨大支持。”黃方方告訴記者,為(wei) 徹底改變廣西相對欠發達的狀況,2008年國家就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我區按照規劃狠抓落實,取得了很好效果。”

結合廣西的實際情況,黃方方認為(wei) ,廣西要進一步加強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對項目建設應有總體(ti) 規劃和權威評估,並提出符合實際的新要求、新措施。“總體(ti) 規劃要相互銜接、形成合力,絕不能重複建設、相互交叉,更不能相互掣肘。要一個(ge) 規劃管全麵,一張藍圖管到底。”黃方方說。

七問:京津冀如何更協同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李超鋼代表

統籌協調 積極落實

本報記者 賀 勇 王昊男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兩(liang) 年多時間,京津冀一體(ti) 化在交通網絡格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的機製等方麵已初顯成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李超鋼代表表示。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京津冀三地的空間布局和產(chan) 業(ye) 定位,李超鋼認為(wei) ,現在最關(guan) 鍵的問題在於(yu) 如何落實,“不僅(jin) 是北京,包括天津和河北實際上都存在著功能疏解和功能承接的問題。不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都應該疏解、轉移,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都要承接和發展。”

李超鋼同時表示,當前尤其需要在操作層麵的統籌和協調,“有些在區縣工作的朋友說,現在北京各區縣、河北各地市對協同發展、功能疏解都很積極,但是如果缺乏操作層麵的統籌和協調,也可能出現各奔前程的局麵。”

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興(xing) 代表

產(chan) 業(ye) 協作 資源聚合

本報記者 彭 波 靳 博

“用好北京科技創新優(you) 勢、天津先進製造優(you) 勢和河北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積極推進產(chan) 業(ye) 規劃統籌銜接、產(chan) 業(ye) 發展有效協作、科技創新協同推進,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ye) 。”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興(xing) 代表認為(wei) ,實現製造業(ye)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智能轉型是關(guan) 鍵所在。

李朝興(xing) 介紹,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天津的定位是國家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為(wei) 此,天津計劃在“十三五”時期壯大一批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集團,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ye) 和“殺手鐧”產(chan) 品。

目前,天津計劃與(yu) 北京中關(guan) 村共建武清、北辰等5個(ge) 創新社區,聯合京津冀等地的科研力量開展技術攻關(guan) ,最大程度發揮研發資源的聚合效應。

河北省保定市市長馬譽峰代表

創新模式 升級合作

本報記者 史自強

“創新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一動力。”河北省保定市市長馬譽峰代表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本身就是一種製度創新,對於(yu) 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意義(yi) 重大。

馬譽峰介紹,目前,保定市與(yu) 北京豐(feng) 台區、通州區共建產(chan) 業(ye) 園區;將6.2萬(wan) 平方米的全新辦公樓提供給中關(guan) 村發展集團運營,成立保定·中關(guan) 村創新中心;北京新發地集團與(yu) 保定高碑店市合作共建占地2000多畝(mu) 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物流品園;北京大紅門與(yu) 白溝和道國際簽約,1500多家北京商戶入駐白溝大紅門國際服裝城;北京兒(er) 童醫院托管保定兒(er) 童醫院,北京林業(ye) 大學和保定共建白洋澱生態研究院;保定與(yu) 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的合作均取得實質性成果。“這六種合作模式,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增添了新活力,為(wei) 下好三地‘一盤棋’探索了新模式。”馬譽峰說。

八問:長江如何更美麗(li)

江西省常務副省長毛偉(wei) 明代表

保護者受益 受益者補償(chang)

本報記者 任江華

“江西地處長江中下遊,有152公裏的長江岸線,更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大陸之腎’。”江西省常務副省長毛偉(wei) 明代表認為(wei) ,要讓長江經濟帶真正變成“生態走廊”,江西有著獨特的資源與(yu) 優(you) 勢。

毛偉(wei) 明說,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這不僅(jin) 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也是對經濟規律、社會(hui) 規律的尊重。應堅持源頭控製、預防為(wei) 主、綜合治理,築牢綠色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江西深入實施鄱陽湖流域源頭水資源保護等生態工程,積極開展‘淨空、淨水、淨土’行動,同時在全國率先實行全境流域生態補償(chang) ,這些舉(ju) 措進一步改善了江西的生態環境。”他認為(wei) ,應按照“保護者受益、受益者補償(chang) ”的原則,不斷創新生態環境治理的體(ti) 製機製,努力形成有利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利益導向。

青海省經信委巡視員李小鬆代表

互動合作 聯防聯治

本報記者 王 梅 侯雲(yun) 晨

“青海作為(wei) 長江的源頭,與(yu) 長江經濟帶關(guan) 係密切。”青海省經信委巡視員李小鬆代表說,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修複為(wei) 依托,同時,沿江省份加強長江水域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也十分必要。

“由於(yu) 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高等多種原因,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麵臨(lin) 一係列困難。”李小鬆認為(wei) ,有關(guan) 部門應把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列入跨區域合作的重要課題來研究,真正實現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同時,對三江源及青藏高原要加強基礎研究,進一步了解本地區的水源、地質、資源、冰川特征,開辟出因地製宜、綠色發展的發展模式,實現三江源地區保護與(yu) 利用的平衡,“青海也將借助長江經濟帶的先進經驗,盡快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李小鬆說。

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義(yi) 龍代表

推廣“綠能” 致富百姓

本報記者 程遠州

“在長江經濟帶要實現綠色發展,必須進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淘汰高排汙、高耗能產(chan) 業(ye)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義(yi) 龍代表說。

陳義(yi) 龍認為(wei) ,長江沿線水源充足、氣候適宜、植被豐(feng) 富,是天然的生物能源儲(chu) 存地,完全可以進行保護性開發。他說,長江沿線山地植被多以灌木林為(wei) 主,借助生物質能源技術,這些山地完全可以成為(wei) “種植能源”的基地,將灌木林變成綠色油田、綠色氣田和綠色煤田,不僅(jin) 可以解決(jue) 灌木林老化帶來的生態惡化問題,還能帶動沿線百姓脫貧致富,同時為(wei) 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可持續的生態能源。目前我國已全麵掌握生物質能源方麵的核心技術,如果在長江經濟帶推廣,完全可以實現“滿足能源需求、生態形勢向好、百姓收入增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