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云顶集团登录入口官网
時事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事要聞 -> 正文

中國教育報: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

發布日期:2016-12-19   點擊量:   作者:   來源:云顶集团登录入口官网
字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本報評論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從(cong) 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回答了事關(guan) 高等教育事業(ye) 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係列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是指導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對於(yu) 堅持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意義(yi) 重大而深遠。

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zheng) 中,我們(men) 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dang) 中央召開這次具有開創性意義(yi) 的重要會(hui) 議,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這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服務、為(wei) 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服務、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服務,走好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yi) 。

早在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強調“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後麵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我國有獨特的曆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隻有走我們(men) 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才能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培養(yang) 更多又紅又專(zhuan) 、德才兼備、全麵發展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培養(yang) 出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人,而不是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義(yi) 者”。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時時處處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廣大師生。核心價(jia) 值觀承載著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的精神追求,體(ti) 現著一個(ge) 社會(hui) 評判是非曲直的價(jia) 值標準。我國是一個(ge) 有著13億(yi) 多人口、56個(ge) 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jia) 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ti) 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guan) 乎國家前途命運,關(guan) 乎人民幸福安康。青年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chuan) 播者、模範踐行者,本質上是關(guan) 係到培養(yang) 什麽(me) 人、如何培養(yang) 人以及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根本問題,在這個(ge) 立德樹人的大問題上,決(jue) 不能有任何迷失。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就是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責任培育學生全麵客觀把握曆史、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的能力,有責任引領青年學生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wei) 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要從(cong) 中國文化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ang) ,培養(yang) 有中國文化之根、有中國文化底蘊、有中國魂的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過,“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ei) 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wei) 方式”。在網絡時代,麵對新一代的網絡原住民,如果我們(men) 培養(yang) 的一代人,沒有對古老中國大地的人文情感,那麽(me) 在不太遙遠的將來,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還能找到生而為(wei) 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嗎?還能體(ti) 驗到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jia) 值觀嗎?這不僅(jin) 是個(ge) 知識傳(chuan) 承的問題,同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麵對的重大問題。

“有誌始知蓬萊近,無為(wei) 總覺咫尺遠”。站立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吸吮著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文化養(yang) 分,憑借十幾億(yi) 人聚合起的磅礴力量,堅定走我們(men) 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高校,為(wei) 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培養(yang) 德才兼備、全麵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這個(ge) 最好的時代,我們(men) 應該有這個(ge) 雄心壯誌。(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