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是我國文藝界的一次盛會(hui) 。首先,我代表黨(dang) 中央,向大會(hui) 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ti) 代表,並通過你們(men) 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dang) 對文藝工作曆來高度重視,這是因為(wei) ,文藝事業(ye) 是黨(dang) 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e) ,文藝戰線是黨(dang) 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黨(dang) 的號召,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方針,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you) 秀作品,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2014年10月,我們(men) 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我同文藝界的同誌們(men) 深入交流,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方向和任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火熱實踐,傾(qing) 情服務人民,傾(qing) 心創作精品,熱情謳歌全國各族人民追夢圓夢的頑強奮鬥,弘揚崇高理想和英雄氣概,奏響了時代之聲、愛國之聲、人民之聲。特別是在黨(dang) 和國家舉(ju) 辦的一係列重大活動中,在麵向基層、麵向群眾(zhong) 的文化服務中,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挑大梁、不計名利、夙夜奔忙,展現了昂揚的精神風貌、高超的藝術水平。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國文藝界出現新氣象新麵貌,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le) 、舞蹈、美術、攝影、書(shu) 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群眾(zhong) 文藝、藝術教育等都取得豐(feng) 碩成果,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為(wei) 人民提供了豐(feng) 富精神食糧,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魅力。
實踐充分證明,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召喚、追求藝術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擔當敢創新、可信賴可依靠的隊伍。黨(dang) 和人民感謝你們(men) !
各位代表!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也是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奮力前進。這是一個(ge) 風雲(yun) 際會(hui) 的時代,也是一個(ge) 英雄輩出的時代。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中國人民創新創造、開拓進取的勇氣,有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拚搏的毅力,中華民族在苦難和曲折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必將在輝煌和奮鬥中大踏步走向明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駛向光輝的彼岸。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早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毛澤東(dong) 同誌就多次強調要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1940年,他說:“我們(men) 不但要把一個(ge) 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wei) 一個(ge) 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ge) 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wei) 一個(ge) 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1979年10月,鄧小平同誌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hui) 上發表祝詞強調:“我們(men) 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他還強調:要大力發揚黨(dang) 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大聲疾呼和以身作則地把這些精神推廣到全體(ti) 人民、全體(ti) 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為(wei) 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進步的人們(men) 所向往,也為(wei) 世界上許多精神空虛、思想苦悶的人們(men) 所羨慕”。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nei) 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黨(dang) 和人民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men) 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各位代表!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wei) 大事業(ye) ,需要堅忍不拔的偉(wei) 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wei) 大作品。魯迅先生1925年就說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yi) 、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you) 秀作品,為(wei) 我們(men) 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wei) 我們(men) 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這裏,我給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ge) 性的優(you) 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yu) 從(cong) 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jia) 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wei) 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ge) 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jin) 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guan) 國運興(xing) 衰、事關(guan) 文化安全、事關(guan) 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xie) 出有骨氣、有個(ge) 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ge) 曆史發展階段上產(chan) 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中華民族精神,既體(ti) 現在中國人民的奮鬥曆程和奮鬥業(ye) 績中,體(ti) 現在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產(chan) 生的一切優(you) 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國一切文學家、藝術家的傑出創造活動中。
在每一個(ge) 曆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cong) 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曆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造力是如此強大、創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men) 應該為(wei) 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wei) 此感到無比自信。
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文藝,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ge) 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ge) 時代社會(hui) 生活和精神的寫(xie) 照,都具有那個(ge) 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ge) 時代的文藝,隻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係、休戚與(yu) 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於(yu) 回答時代課題。
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xing) ,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yu) 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ge) 重大曆史關(guan) 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hui) 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wei) 時代變遷和社會(hui) 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hui) 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煢煢孑立、喃喃自語,隻能被時代淘汰。
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jia) 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jia) 值觀念的載體(ti) 。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jia) 值觀念,再豐(feng) 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jue) 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wei) 神聖使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ti) 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作為(wei) 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於(yu) 這個(ge) 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you) 秀作品。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cong) 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我們(men) 要高揚愛國主義(yi) 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每一個(ge) 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chuan) 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xie) 瀆祖先、褻(xie) 瀆經典、褻(xie) 瀆英雄的事情。要抒寫(xie)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蓬勃實踐,抒寫(xie) 多彩的中國、進步的中國、團結的中國,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曆史的認知和運用。曆史是一麵鏡子,從(cong) 曆史中,我們(men) 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曆史對話,我們(men) 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麵向未來。“觀古今於(yu) 須臾,撫四海於(yu) 一瞬”。沒有曆史感,文學家、藝術家就很難有豐(feng) 富的靈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學家、藝術家要結合史料進行藝術再現,必須有史識、史才、史德。
曆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yang) 和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象去描寫(xie) 曆史,更不能使曆史虛無化。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曆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men) 真實的曆史,告訴人們(men) 曆史中最有價(jia) 值的東(dong) 西。戲弄曆史的作品,不僅(jin) 是對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曆史戲弄。隻有樹立正確曆史觀,尊重曆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曆史,才能經得起曆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chuan) 之後人。
中華文化既是曆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隻有紮根腳下這塊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men) 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xi) 中超越,創作更多體(ti) 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you) 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yu) 世。
第二,希望大家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一切優(you) 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於(yu) 人民,一切優(you) 秀文藝創作都為(wei) 了人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yi) 精神和浪漫主義(yi) 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願、心情、心聲,立誌創作出在人民中傳(chuan) 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馬克思說:“人民曆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以為(wei) 人民不懂得文藝,以為(wei) 大眾(zhong) 是“下裏巴人”,以為(wei) 麵向群眾(zhong) 創作不上檔次,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紮根人民。隻有永遠同人民在一起,藝術之樹才能常青。
文藝要服務人民,就必須積極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國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大地上,13億(yi) 多人民正上演著波瀾壯闊的活劇,國家蓬勃發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歡樂(le) 憂傷(shang) ,構成了氣象萬(wan) 千的生活景象,充滿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激昂跳動的樂(le) 章,展現出色彩斑斕的畫麵。廣大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wei) ,也必將大有作為(wei) 。
我們(men) 的文學藝術,既要反映人民生產(chan) 生活的偉(wei) 大實踐,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樂(le) 的真情實感,從(cong) 而讓人民從(cong) 身邊的人和事中體(ti) 會(hui) 到人間真情和真諦,感受到世間大愛和大道。關(guan) 在象牙塔裏不會(hui) 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離開人民,文藝就會(hui) 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一切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ge) 一個(ge) 具體(ti) 的人的集合,每個(ge) 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都有內(nei) 心的衝(chong) 突和憂傷(shang) 。真實的人物是千姿百態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種各樣的人物,從(cong) 人民的實踐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ang) ,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隻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le) 傾(qing) 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
走入生活、貼近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態度;以高於(yu) 生活的標準來提煉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能力。文藝工作者既要有這樣的態度,也要有這樣的能力。文藝反映社會(hui) ,不是通過概念對社會(hui) 進行抽象,而是通過文字、顏色、聲音、情感、情節、畫麵、圖像等進行藝術再現。因此,社會(hui) 的色彩有多麽(me) 斑斕,文藝作品的色彩就應該有多麽(me) 斑斕;社會(hui) 的情境有多麽(me) 豐(feng) 富,文藝作品的情境就應該有多麽(me) 豐(feng) 富;社會(hui) 的韻味有多麽(me) 淳厚,文藝作品的韻味就應該有多麽(me) 淳厚。
“文變染乎世情,興(xing) 廢係乎時序。”揭示人類命運和民族前途是文藝工作者的追求。偉(wei) 大的作品一定是對個(ge) 體(ti) 、民族、國家命運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奮鬥,推動我國社會(hui) 發生了全方位變革,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jin) 有的。麵對這種史詩般的變化,我們(men) 有責任寫(xie) 出中華民族新史詩。史詩是人民創造的,不論多麽(me) 宏大的創作,多麽(me) 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須從(cong) 最真實的生活出發,從(cong) 平凡中發現偉(wei) 大,從(cong) 質樸中發現崇高,從(cong) 而深刻提煉生活、生動表達生活、全景展現生活。
曆史變化如此深刻,社會(hui) 進步如此巨大,人們(men) 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躍,為(wei) 文藝發展提供了無盡的礦藏。社會(hui) 是一本大書(shu) ,隻有真正讀懂、讀透了這本大書(shu) ,才能創作出優(you) 秀作品。讀懂社會(hui) 、讀透社會(hui) ,決(jue) 定著藝術創作的視野廣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上好社會(hui) 這所大學校,讀好社會(hui) 這本大書(shu) ,創作出既有生活底蘊又有藝術高度的優(you) 秀作品。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文藝要反映生活,但文藝不能機械反映生活。茅盾說過:“文藝作品不僅(jin) 是一麵鏡子——反映生活,而須是一把斧頭——創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隻有昂揚沒有沉鬱、隻有幸福沒有不幸、隻有喜劇沒有悲劇。生活和理想之間總是有落差的,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不如人意的地方。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用文藝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引導人們(men) 提升思想認識、文化修養(yang) 、審美水準、道德水平,激勵人們(men) 永葆積極向上的樂(le) 觀心態和進取精神。
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men) 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le) 的源泉。清泉永遠比淤泥更值得擁有,光明永遠比黑暗更值得歌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善於(yu) 在幽微處發現美善、在陰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邊緣的觀望者、譏讒社會(hui) 的抱怨者、無病呻吟的悲觀者,不能沉溺於(yu) 魯迅所批評的“不免咀嚼著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悲歡為(wei) 全世界”。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鼓舞人們(men) 在黑暗麵前不氣餒、在困難麵前不低頭,用理性之光、正義(yi) 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對人民深惡痛絕的消極腐敗現象和醜(chou) 惡現象,應該堅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勝假惡醜(chou) ,讓人們(men) 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第三,希望大家勇於(yu) 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優(you) 秀作品反映著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產(chan) 優(you) 秀作品作為(wei) 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wei) 人民創造文化傑作、為(wei) 人類貢獻不朽作品。
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wei) 大實踐必將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創作同我們(men) 這個(ge) 文明古國、我們(men) 這個(ge) 蓬勃發展的國家相匹配的優(you) 秀作品。中國人民不僅(jin) 將為(wei) 人類貢獻新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而且將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
中華文化延續著我們(men)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也需要與(yu) 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nei) 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nei) 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nei) 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作為(wei) 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麵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同時直麵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創造出豐(feng) 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wei) 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
與(yu) 時俱進、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鮮明稟賦,也是我國文藝不斷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文藝不僅(jin) 要有體(ti) 量的增長,更要創造質量的標杆。創新貴在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wei) 上品,而很可能流於(yu) 下品。要克服浮躁這個(ge) 頑疾,抵製急功近利、粗製濫造,用專(zhuan) 注的態度、敬業(ye) 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
第四,希望大家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hui) 風尚。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chuan) 遞向善向上的價(jia) 值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chuan) 播者,把崇高的價(jia) 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men) 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jia) 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le) 、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men) 的生活。
偉(wei) 大的文藝展現偉(wei) 大的靈魂,偉(wei) 大的文藝來自偉(wei) 大的靈魂。歌德說過:“如果想寫(xie) 出雄偉(wei) 的風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偉(wei) 的人格。”一切藝術創作都是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互動,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cong) 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震撼。隻有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現實、真誠的感情去體(ti) 驗生活、藝術的靈感去捕捉人間之美,才能夠創作出偉(wei) 大的作品。雖然創作不能沒有藝術素養(yang) 和技巧,但最終決(jue) 定作品分量的是創作者的態度。具體(ti) 來說,就是創作者以什麽(me) 樣的態度去把握創作對象、提煉創作主題,同時又以什麽(me) 樣的態度把作品展現給社會(hui) 、呈現給人民。
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經典,其中必然含有雋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蕩的氣。經典通過主題內(nei) 蘊、人物塑造、情感建構、意境營造、語言修辭等,容納了深刻流動的心靈世界和鮮活豐(feng) 滿的本真生命,包含了曆史、文化、人性的內(nei) 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審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創造力,因此才能成為(wei) 不會(hui) 過時的作品。
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養(yang) 德和修藝是分不開的。德不優(you) 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為(wei) 一生的功課,把為(wei) 人、做事、從(cong) 藝統一起來,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chu) 備、藝術訓練,提高學養(yang) 、涵養(yang) 、修養(yang) ,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要自覺抵製不分是非、顛倒黑白的錯誤傾(qing) 向,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拜金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極端個(ge) 人主義(yi) 的腐朽思想。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chuan) 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我國古人說:“吟安一個(ge) 字,撚斷數莖須。”“兩(liang) 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路遙的墓碑上刻著:“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托爾斯泰也說過:“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可以寫(xie) 一部長篇小說,用它來毫無問題地斷定一種我認為(wei) 是正確的對一切社會(hui) 問題的看法,那麽(me) ,這樣的小說我還用不了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勞動。但如果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們(men) 二十年後還要讀我所寫(xie) 的東(dong) 西,他們(men) 還要為(wei) 它哭,為(wei) 它笑,而且熱愛生活,那麽(me) ,我就要為(wei) 這樣的小說獻出我整個(ge) 一生和全部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傳(chuan) 世之作、不朽之作。要遵循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牢記文化責任和社會(hui) 擔當,正確把握藝術個(ge) 性和社會(hui) 道德的關(guan) 係,始終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嚴(yan) 肅認真考慮作品的社會(hui) 效果。要珍惜自己的社會(hui) 形象,在市場經濟大潮麵前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不為(wei) 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為(wei) 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於(yu) 向炫富競奢的浮誇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yi) 的陋行說“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yang) 、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wei) 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者,在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jia) 值。
各位代表!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業(ye) 發展最關(guan) 鍵的因素。文藝界是思想活躍的地方,也是創造力充沛的地方,濟濟多士,英才輩出。我國文藝事業(ye) 要實現繁榮發展,就必須培養(yang) 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在團結文藝工作者方麵負有重要職責。多年來,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哪裏有文藝工作者,文聯、作協的工作就要做到哪裏,發揮好文藝界人民團體(ti) 作用。
新形勢下,文聯、作協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層傾(qing) 斜,服務向最廣大文藝工作者拓展,改變機關(guan) 化、行政化傾(qing) 向,不斷增強組織活力。要加強引領,突出政治性、先進性、群眾(zhong) 性,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增強組織向心力。要加強聯絡,延伸工作手臂,加強對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ti) 的團結引導,把千千萬(wan) 萬(wan) 文藝從(cong) 業(ye) 者、愛好者凝聚起來,不斷增強組織吸引力。要增強本領,加強能力建設,強化行業(ye) 服務、行業(ye) 管理、行業(ye) 自律,發揮在行業(ye) 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行業(ye) 影響力。要加強溝通,待人以親(qin) 、助人以誠,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成為(wei) 文藝工作者事業(ye) 上的好夥(huo) 伴、生活中的真朋友,成為(wei) 文藝工作者的溫馨之家,把文藝戰線的力量發動起來,把人民群眾(zhong) 中蘊藏的創作能量激發出來,推動文藝事業(ye) 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加強和改進黨(dang) 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是文藝事業(ye) 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dang) 委要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充分認識文聯、作協的重要作用,指導推動文聯、作協深化改革、發展事業(ye) ,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要用符合文藝規律的方式領導文藝事業(ye) ,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保護好文藝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要求,加強文聯、作協黨(dang) 的建設,加強文藝單位黨(dang) 的建設,選好配強文藝單位領導班子,把講政治、懂業(ye) 務、能幹事、願服務的幹部放到文藝工作領導崗位上來。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you) 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guan) 心照顧,多為(wei) 文藝工作者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營造有利於(yu) 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環境。要重視和加強藝術教育,提高人民群眾(zhong) 藝術素養(yang) 。
各位代表!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
文藝作品不是神秘靈感的產(chan) 物,它的藝術性、思想性、價(jia) 值取向總是通過文學家、藝術家對曆史、時代、社會(hui) 、生活、人物等方方麵麵的把握來體(ti) 現。麵對生活之樹,我們(men) 既要像小鳥一樣在每個(ge) 枝丫上跳躍鳴叫,也要像雄鷹一樣從(cong) 高空翱翔俯視。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guan) 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guan) 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我相信,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中國文學家、藝術家不僅(jin) 有這樣的雄心,而且有這樣的能力,一定能創作出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國家、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的優(you) 秀作品。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lin) 。”偉(wei) 大的時代呼喚偉(wei) 大的文學家、藝術家。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使命、牢記職責,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同黨(dang) 和人民一道,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時代的文藝高峰!
最後,預祝大會(hui) 圓滿成功!